汉服形制——中国云肩,大美!
练槌{髟圭}髻紫头绳,金绣云肩翠玉缨。
学舞天魔才摆队,长安又领接番僧。
明 杨子器《顺帝》
云肩,也叫披肩,多以丝缎织锦制作,常用四方四合云纹装饰,并多以彩锦绣制而成,晔如雨后云霞映日,晴空散彩虹,故称之谓:云肩。
云肩是妇女披在肩上的装饰物,是中国汉族服装重要的特征之一。装饰图案内涵丰富,符号的艺术语言,数字的喻意,文化底蕴哲理深邃;云肩,又是汉民族吸纳外来服饰文化,融会贯通,升华入化为自己的民族服饰结晶;云肩,也是中国服装史上,平面与立体设计巧妙构思的典范。
秦汉以前的文献尚无相关文字记载,从服饰款式看,是受北方游牧民族观念的影响,属外来的服饰样式。图象最早见于敦煌隋代壁画,已经中国化的观音菩萨身披云肩。云肩,在汉民族中盛行,在唐宋时期,上层贵族社会服饰已经流行“五云裘”衣,云肩盛装了。
云肩,隋唐时虽披在外来的菩萨肩上,却与本土文化道家思想关系密切;虽然来自外来民族服饰文化,却由于崇拜天的意识内因,化为我用,从而成为“天人合一”空灵恢宏的民族服饰文化典范。
元代的《元史 •舆服志》载“云肩,制如四垂云,青缘,黄罗五色,嵌金为之”;明清时期云肩成为流行的日常服饰,《清稗类钞 • 服饰》:“云肩,妇女蔽诸肩际以为饰者”、李渔《闲情偶寄》:“云肩以护衣领,不使沾油(头发与颈部的油污),制之最善也”;云肩到清代逐渐成为婚嫁时青年妇女不可或缺的衣饰,多在岁时节令或婚嫁时佩戴。民国之后云肩渐为消逝,而转化为传统戏曲女性服饰造型的一大行头。
云肩的构想,与中国建筑的意境一致,讲究四方四合,一样有着“天人合一”的深刻内涵。来自于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思维方式,是综合性的讲究万物之间的相互包容与和谐。
中国是世界上较早以农立国的民族,而农业是人类伟大的发现;农业定居后,人们重视天象气候变化与人的生存环境综合性关系,反映在代表社会意识的哲学上,道家思想天与人的“天人合一”哲理观念,用现代语来说,也就是早在二三千年前的春秋战国,中国古人便已重视了“道法自然”,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了;这也是云肩的“天人合一”文化创意,在中国服饰文化中的价值。
中国传统服饰一般均为平面裁剪,唯有云肩是因人制宜,制作时根据女性身体的不同体形进行立体式的摆设再进行裁制,力求穿在肩头得体而有分寸。
云肩的种类有对开云肩、四方云肩、串珠云肩、有领云肩与无领云肩等不同造型,云肩的结构均围绕颈部中心放射或旋转为骨架,有四方、八方等不同量的放射形态,目的在于对太阳崇拜并以此来象征四时八节,顺应古代造物讲究四方四合、八方吉祥的祝颂理念。云肩的绣制有各种各样的针法,如挽针、接针、滚针、松针、钉线、打子、圈金、抢针、齐针,样式也较为繁多。
而为人熟悉的“霞帔”常被误解为云肩,霞帔是中国古代妇女礼服的一部分,类似现代披肩。是宋以来贵妇的命服,式样纹饰随品级高低而有区别,类似百官的补服。
《格致镜原》引《名义考》中称:“今命妇衣外以织文一幅,前后如其衣长,中分而前两开之,在肩背之间,谓之霞帔”。其中所描述的形式是明代霞帔,到了清代,胸前、背后缀以补子,下摆缀以五彩垂缘。补子纹样只织绣禽鸟,而不用兽纹。
有围合式和半围合式,围合式多用扣子或系带固定,可以拆开戴入。云肩的各种形式都融合“天人合一”的中国传统思想,从纹饰到形状,包括云肩的瓣数都极富东方古典理念。
在各种精致的云纹形状之上,结合古代精湛的刺绣工艺,各种针法将花鸟鱼虫等具有美好意向的图案点缀在云纹之上。又有坠流苏珍珠玉石一类,女子行步时这些吊穗就会随之摇摇晃动。典雅又不失可爱。
现代的云肩已逐渐被忘却了原有的文化意义,更多的主要是视觉感官的彰显……但还是希望有更多传统文化的美好能被国人重拾!
文:佚名
@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